1. 大脑的可塑性(Neuroplasticity)**
机制:持续的心理干预(如正念、CBT)能改变大脑结构,如前额叶皮层(决策)增厚、杏仁核(恐惧)体积减小。
关键分子:BDNF(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)促进神经元生长,血清素(5-HT)和多巴胺(DA)调节情绪。
2. 自主神经系统(ANS)与疗愈
副交感神经激活:通过深呼吸、冥想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,减少皮质醇分泌,缓解应激反应。
3. 肠-脑轴(Gut-Brain Axis)
肠道菌群失衡与焦虑、抑郁相关,益生菌(如双歧杆菌)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情绪。